关于童年的小学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童年的小学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寒假到了,老师让我们写一篇童年的趣事,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一件件往事在我头脑中闪现……
记得在上幼儿园时,我们学习画小鸡。老师先画给我们示范,我们再照着画。我先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画,然后才开始动笔。画完之后,我看看别人画的和我画的不一样,我就对他说:“你画错了,小鸡应该有两只眼睛,你怎么就画一只眼睛呢?”于是,他也跟我一样,给小鸡又加了一只眼睛。可老师批的时候只给我打了两颗五角星,我好奇地问:“鸡不就是有两只眼睛吗?”老师笑了笑说:”从正面看的确有两只眼睛,可从侧面看却是一只眼睛。”
回到家,我把这幅画给父亲看,我问父亲:“有没有错?”父亲说:“有,这种问题就是小菜一碟,这点小问题是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的!小鸡多画了一只眼睛。”我大吃一惊,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其实,我小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后来我就留意观察多动脑筋思考,从此就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了。”父亲笑着说。
我知道了:一个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但要从错误中学到知识,因此犯错误也是有收获的。不过,既然犯错误也有收获,我经常犯点错,应该也不是问题吧。
这不,我又犯错了!有一天放炮,我把衣服上炸了好多小洞,回到家父亲看到了,说:“你身上炸这么多小洞都快成蜂窝了!”我在旁边偷笑,说:“父亲,我想吃蜂蜜了。”父亲说:“那我买一罐蜂蜜,再买几个仙人掌,把刺拔下来,放在你身上,再放点儿蜂蜜,这样想吃就拿,多好啊!别说我了,估计连母亲也羡慕你了。”我连忙说:“对了,我这几天有痰,不能吃甜的。”父亲说:“不早说嘛,钱都准备好了!”
这些都是我童年的“陈芝麻烂谷子”,如今,那种低级错误很少再犯,但是我和老爸之间的默契的斗嘴还是常有的。
我撒着欢儿跑出小园,一蹦三个筋斗"哈哈,密室逃脱成功了!".我在为中午悄没声儿地从床上跳下来,踮着脚,猫着腰,蹑手蹑脚,想着法儿躲过姥姥的视线而内心窃喜,那动作酷毙了!
乍一看,就像美国好莱坞大片《敢死队》里的主角布鲁利。自由喽!我哼着小曲儿迈着方步,激动地手舞足蹈。刚刚越狱成功,可不能把自己给闲惯喽!"那……就去捉蝎!"我自言自语道。
我悄无声息地跑到姥姥家附近的山脚下,小心翼翼地一次次拨开沿途的一块块岩石。半晌,虽然找得满头大汗,但是连蝎子的影子也找不见。我真想给自己配一副透*眼镜,把那些怂得没胆的家伙捉出来!
忽然,一阵旋风刮来。我蒙在褂子里头刚刚探出,眯着眼缝四下瞧了瞧,嘿,地上一只约两寸长的土蝎不知从哪窜了出来,它金灿灿的螫,乌黑的腹部,强健有力的尾部……不禁令我拧一把汗。
不过,在姥爷的多年培训下我也是个捉蝎老手了。首先,我利用镊子狠狠控制住了它的毒刺,随后用钳子定住了它的爪,最后,也是最危险的时刻,我夹着蝎子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到了袋子里。"哇哦,成功了!".
贪多无益,一只足矣,我又哼起小曲儿手侵手战俘,径自走回到姥姥家鸡笼。这毒玩意儿可不好惹,看你们这群公鸡母鸡怎么对付!我把塑料袋里的家伙抖落到鸡笼里。
蝎子张牙舞爪,耀武扬威。霎时鸡群一阵骚动,母鸡们如临大敌振翅乱飞;公鸡们自告奋勇,上前探啄;勇敢的小公鸡呐喊助威,跃跃欲试,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公鸡们利用对手势单力薄的缺陷,东啄一下,西刨一爪,惊得蝎子团团转。随着一只机智善战的公鸡对准蝎子的尾部猛啄一下,这场特殊的比赛谢下了帷幕。
"臭小子,给我回来",姥姥闻声赶来对我好一顿训斥。
每当我想起姥姥那顿狠狠地教训时,那一笼鸡斗蝎的场面仍惟妙惟肖地在我脑海中浮现,因为这是我童年的一部分。
我的童年,它是什么?是一片欢声笑语?是一块缤纷的调色板?还是一只变化多端的万花筒?都不是,它是一首美丽的歌。
在那童心未泯的时代,我做过不少幼稚有趣的事,它们像那曲谱上的音符,欢快地跳跃着,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令人难忘。
记得5岁那年春天,外婆亲手栽的茉莉花开了。那嫩白的`花瓣、金黄的花蕊和它那诱人的清香是多么惹人喜爱呀!我不时地在花盆边转悠。突然,我的眼光落在了墙脚边那一盆长满刺的仙人球上。我的脑海中顿时起了一个念头:仙人球上只有那些讨厌的刺,多丑?我干吗不把茉莉花采下来,学着《大风车》节目里风车娃的样子,把花儿编成一个漂亮的小花环,套在仙人球身上,那多美啊!外婆也一定会表扬我的。于是,我迅速把一盆清香的茉莉花摘了个精光,又把花儿串在一起,成了个小花环。我挺高兴地把花环套在仙人球身上,还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不知什么时候,外婆发现了,她急冲冲地去找我:“小英,这一定是你干的好事,那可是我最心爱的一盆茉莉花呀!”“仙人球丑死了,套上花环不好看吗?”我理直气壮地说。外婆听了,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唉,你呀,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我又向外婆做了个鬼脸,转身跑了。
又一个冬天,7岁的我和几个四五岁的表弟表妹们随着大人一块去农村玩。农村的一切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新鲜。一下车,我们几个“闲不住”便不顾一切痛快地玩了起来。逗小猪,看鹅下蛋,过“独木桥”……玩得不亦乐乎。
中午11点左右,看见一个大姐姐挎着篮子,提着铲子到田里收白菜、挖萝卜。突然,我眼睛一亮,心想:刚才来的路上不是看到了路边有一片绿油油的韭菜吗?我何不去挖点儿韭菜来,给大人们一个惊喜呢?于是,我召集表弟妹们去挖韭菜,我悄悄拿了个袋子,提着铲子上路了。
走到路边,一个年龄稍大的表妹问我:“姐,那是韭菜吗?”“不是韭菜。”我斜了她一眼,“听我的,保准没错。”他们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们挖呀挖呀,费了好大劲儿,才挖了一袋子韭菜。虽然累得手脚都麻木了,可一想待会儿就能吃到新鲜的韭菜,便忍住了。可事实恰恰与我想的相反,我把小麦苗当成韭菜了。事后,大人们批评了一顿不算,还要向麦苗的主人赔礼道歉。我无地自容,恨自己真傻!
我的童年是一首歌,一首快乐有趣的歌,在童年的歌声中,我慢慢长大了……
在这样一些白驹过隙,云淡风轻的日子里,看世事无常,沧桑变化,总是有很多不属于我们年龄的忧伤乘虚而入。于是,在决定执笔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忽而涌上心头的那股莫名的消逝感令我禁不住地恐慌。但是,岁月里有些东西,有些片段却代表着某些回忆,丢不掉,忘不掉。
捉萤火虫
以前,我在农村住的时候,趣事可多了,尤其是夏天的夜晚,有许多萤火虫。每到夜晚,萤火虫们便在稻场上飞舞着。它们身上那一团团绿莹莹的亮光,在漆黑的夜晚里一闪一闪的,可美了。这时,我便会叫上几个伙伴一起去捉萤火虫。
我们先准备好一个小瓶子,在萤火虫闪烁的地方等待着它们的靠近。等到萤火虫飞低了,我们猛地用手一抓,就有许多萤火虫在我们手中了。然后我们把它们一一放进瓶子里,盖上盖子,再在瓶盖上钻几个小孔。这些孔可不能钻得太大,以免萤火虫飞出去了,但也不能太小,要不然萤火虫就不能呼吸了。钻好孔后,我们便高高兴兴地将小瓶子拿回家放到自己房间的窗台上。这样,在睡觉时,看着窗台上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瓶子,会睡得特别香!可是,萤火虫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往往在第二天,它们就不再闪烁着光芒了……
回想那时候,我们的确有些残忍,但我们总是留恋它们的亮光,总是忍不住地把它们捉来。有萤火虫陪伴的夏夜,让我觉得特别安心。
爬树
在奶奶家旁边有一棵大榕树,据说那棵树还是国家三级保护树木呢!
夏天时,人们都喜欢在树荫下乘凉,可我们却喜欢在那儿爬树。大人们见了也不说我们,只是说;“小心点啊!别摔下来了。”说完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了。于是,我们就一个个争着往上爬,有的爬得太高后,便不敢下来了,最后在我们的协助下才下来。后来,我们总是在树荫下嘲笑那些胆小的伙伴。
现在,每当看到大树时,总会勾起我的那段回忆。让我想起那些散落在树底下的欢快的笑声,那些踩踏在树底下的轻快的脚步声,这一切都是那么地令我留恋。如今,它们已成了我儿时最美的回忆之一。
看着树叶一片片地从枝头跌落,我便感到了岁月的逝去竟如此轻易。当我以年少的思绪,将逝去的记忆一步步拾回时,才发现,流逝的岁月竟带给我的成长如此之多的美好。
童年一个多么有幻想、快乐的字眼。不同时期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童年。
有了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爱,我们的童年天天充满着幸福和快乐,不过也有许多无奈。爸爸妈妈和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太高,需要我们学的太多。缺少了点童年的乐趣。但是物质生活很好,和爸爸妈妈相比起来正好相反。听爸爸妈妈讲讲他们的童年虽然有点清苦但是充满乐趣。
听我爸爸讲他的童年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平时也要学习,一到寒暑假是爸爸和叔叔最开心的时候。在暑假爸爸和叔叔每天带一毛钱就可以买两根冰棍。拿冰棍和同村伙伴一起去河边游泳,一个夏天几乎天天泡在河里,天天是那么的开心。有时可以在河里摸到鱼啊、龙虾啊、蚌啊、螺蛳啊。然后爸爸和叔叔一起拿到街卖。他们的学习用品和冰棍钱都是自己劳动换来的。到了秋天爸爸和叔叔一起钓鱼。有时候和同村的伙伴一起捉迷藏。在寒假也就是春节的时候,爸爸说那时的小孩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有许多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因为那时的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多了,几乎只有在过年时才有荤菜吃,听起来真的有点不可思议。有时候寒假里会下雪,爸爸和他们的伙伴玩起了打雪仗,如果雪下大的话还可以捕麻雀,用一个盘篮倒扣着,再用一根小木棍把盘篮仓开,小木棍上再系上一根绳子,最后在盘篮底下撒下一把谷子,等麻雀来吃的时候一拉绳子麻雀就被盘篮扣在下面。
而我妈妈的童年可比爸爸文雅了许多,妈妈从小是个乖乖女,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一双布鞋穿一个星期都是干干净净的。妈妈的童年比爸爸的童年平淡的多。听妈妈说她向我这么大时不但学习好,下课十分钟玩跳皮筋也是一等一,同学们都争着要和她一组。妈妈三四岁的时候只要有一碗糖拌粥,就乖乖的不吵闹了。我想为什么我们现在吃的零食这么多,那时的生活这样艰苦。
我们现在的童年和爸爸妈妈的童年比起来可幸福多了。想想现在的我们可得珍惜这幸福时光,要好好的学习、生活。
剪刀石头布,与其说是一种游戏,不如说是童年的记忆。———题记
路过公园,听到熟悉又响亮的“剪刀石头布”声,突然间,我怔住了。随着声音望去,广场上一群小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在猜拳,喊声过后,几张稚嫩的小手同时伸出,赢的孩子脸上藏不住胜利的微笑,输的则失落地叹了口气。在安慰声中,大家又随即闹成一团……
看着眼前的一幕,我好像时空穿越了一样。以前,下课铃一响,操场上就准时响起了这个声音。男生类似猫捉老鼠那样的追逐游戏,女生一起玩跳绳、毽子,男生用猜拳决定输赢,女生用猜拳决定先后。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守规矩,因为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胜利的一方。在我们挥动着手大喊“剪刀石头布”时,在大部分的手都伸出来后,个别狡黠的,却像迟到了的孩子一样姗姗来迟。“你慢出!”守规矩的孩子会异口同声地指着不守规矩的孩子责备。被“批评”的会害羞地笑着承诺,这次一定不慢出。这时,“批评”的会学着老师的样子,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他们,像是在说,哼,这次再耍赖有你好看。可是,这样的“批评”似乎没有什么效果,“慢出之风”没有得到根除,反而愈演愈烈。久而久之,慢出不再是耍赖,而成了同学之间的开玩笑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还在为游戏痴迷时,我们不得不将此戛然而止。游戏仿佛只是小孩子的代名词,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没有了操场上玩耍的身影,没有了那一声声“剪刀石头布”,我们那双曾经演绎多少次是非输赢的手,而今天却只能抓起笔杆在纸上罗列着算式和图形。大家也只是在结果有争议的时候才会偶尔想起那个一锤定胜负的裁决,公正而又爽快。
“剪刀石头布”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童年纯真的记忆,被我记在了心里。那句话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永远不被抹去,不论何时,听到这句话就会想起童年的时光,陷入回忆……
还是那一句————“剪刀石头布……”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在我记事的时候,在家里内门旁放了一把竹藤椅。那是爷爷午睡的地方,也是奶奶把我养大的摇篮。
那把竹藤椅也是一把摇椅,做工不是很精致,小时候经常因为头发被夹而嚎啕大哭。竹椅上,除了我的心爱玩具,还有一件毛毯。在记忆中,毛毯是比奶奶那沧桑的手还要细腻的接触。
秋天是个多雨的季节,雨滴沿着屋檐滑行,墙上的蜗牛用爬行的足迹证明它的努力。我望着门外玩水的小孩,眼睛里放射出的全是羡慕。
扶着门的小手莫名地伸进门缝中,脚又不小心踢到了门,巨大的压力在我手指释放,眼泪也被激活,随着窗外的雨一起滴在地上。沙哑的哭声把奶奶引来了,看到我在哭就一把抱起,先是几声责骂,然后便用抚摸背来安慰我。奶奶抱我坐在竹藤椅上,用身体把竹藤椅轻轻地摇动。慢慢地,我的哭声随着雨停了。闹腾了一上午的心也平息下来。奶奶看出了我的困意,用毛毯盖住了我,此时的我,就像在大鸟羽翼下被保护的小鸟,安然入睡。
后来,我跟着父母去故乡的隔壁城市生活。每当要回老家,父亲都会打电话给爷爷。而我也发现,每次回到家时,爷爷都是坐在竹藤椅上。长大后,奶奶告诉我,爷爷坐在竹藤椅上是因为只要你们一回到家后开门时,他就能马上知道,在第一时间欢迎你们回家。
近些年,在一次大扫除中,我偶然进到家里堆放杂物的房间,在房间的最深处,我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横跨过这杂物堆,我发现了那把竹藤椅。那场景就如与旧友重逢时一样。心里涌出一团说不出的情绪。我把竹藤椅上的东西放到地上,用手抚过竹藤椅,被抹掉灰尘的部分还是童年的颜色。我轻轻地坐在竹藤椅上生怕老旧的竹藤椅会坏掉。坐上后,我用身体轻轻地摇动竹藤椅,就如奶奶那时一样。
童年的竹藤椅,是一把有记忆的竹藤椅,它就如同雨中的蜗牛,在雨后休眠,等待下一场雨,能够唤醒它。
在秋天,狂风暴雨大作。院子被大风摇撼着,竹藤椅被锁在屋里,残旧的美丽,让我思念。
文档为doc格式